你计算过自己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吗?
在中国,每人每天平均会产生1.1公斤生活垃圾,大部分人扔垃圾是无意识的,不知道垃圾里到底有什么,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塑料制品包装。网友阿哲在加入“21天低碳零垃圾生活小组”打卡时,记录了她的第一篇“垃圾日记”:纯净水水瓶2个、塑料吸管2根、咖啡杯1个、餐饮打包盒3个、快递包装3个……仅一天时间,她的干垃圾就装满了一个中型垃圾桶,其中塑料制品占了近九成。
废弃塑料瓶堆积成山。(图/图虫创意)
然而阿哲知道,塑料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毕竟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塑料包装的使用,一刀切般杜绝塑料制品,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拿着手中喝过的一次性塑料水瓶,她和小组成员陷入了反思:很多时候,是垃圾还是宝贝都在一念之间。塑料瓶本身并不是污染或错误,之所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实是因为它经使用后被放错了地方。让塑料既能正确地被回收,又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这种又潮又先锋的生活方式,能够成真吗?
废弃塑料瓶变成了好用的“宝贝”
一个设计感十足的宝藏包,由6个塑料瓶回收制成,可减少440g碳排放;一件百搭的T恤衫,由8个塑料瓶回收制成,能减少586.7g碳排放;甚至一张社区休闲长椅,竟然是由8300个塑料瓶瓶盖回收制成的!
今年12月10日,很多深圳人突然发现,南山区华侨城人潮如织的生态广场上出现了一座特别的花园,前来打卡的人群络绎不绝。
不同于一般的街心公园,这座“宝贝重塑花园”最吸引人的是一批设计时尚、质感出色的Polo衫、速干衣、背包、饰品、雨伞,它们都跟回收而来的塑料瓶有关——旁边的“重塑‘等式’墙”里,列明了每件展品和塑料瓶之间的关系。
重塑“等式”墙。
人们惊奇地发现,塑料瓶瓶身和瓶盖竟然能做成这么好的东西,仿佛发现了生活的另一种全新的可能,来这里打卡的市民乐此不疲,获得了一次“沉浸式”的循环再生体验:不仅可以亲手触摸塑料瓶经过打碎、清洗后变成再生颗粒的质感,还能看到它们被冲压成不同颜色和尺寸的板材的面貌,更能感受一把这些再生产品的材质合不合身。
也是在活动当天,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瓶、饮用水瓶的透明部分中,存在一种叫PET的塑料物质,这种物质的碳足迹要比等量的铝和玻璃低得多。
在这里,市民们获得了一次“沉浸式”的循环再生体验。
经过回收、清洗、切片之后,它被高温熔成再生的颗粒,熔化拉丝,成为纺织物中的rPET纤维。当它单独纺纱时,可以成为化纤——也就是人们熟悉的涤纶;拉丝过程中跟棉进行混纺,就能成为复合面料。
其实,这座社区——“宝贝重塑花园”,早在今年6月5日,就在深圳的工厂初现端倪。它是国内瓶装水龙头企业华润怡宝的“宝贝重塑计划”的一部分。华润怡宝在深圳总部及工厂打造了一座“可持续花园”,通过各种rPET(饮料瓶再生材质)创意周边、塑料瓶回收重塑全过程等展示,让公众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循环再生全过程。与此同时,华润怡宝同步发起低碳生活线上打卡挑战,开启定点回收废弃塑料瓶“给个好瓶”装置,鼓励员工将饮用过的塑料瓶投入指定回收装置,自发加入绿色再生的循环之中,争当“绿色环保先锋”。
拾起那个被随意抛弃的塑料瓶
人们对“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不陌生,但一般人只知道塑料瓶“能够被回收”,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被回收之后的去向。在过去,消费者对可持续材料的接受度和熟悉度并不高,更不用说身体力行地去支持环保可持续的消费产品了。
到了后来,全国范围的垃圾分类提高了大家对资源循环再利用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市场环境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品牌开始重视可持续消费,让普通人越发认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重要性。
一个可见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主动去关注商品背后的环保内容,热衷于购买由可持续材料制作成的服装、包包,把低碳环保搞出一种值得高调“炫耀”的时尚感。
废弃塑料瓶除了被丢进垃圾桶,还能用来做什么?(图/图虫创意)
过去年轻人觉得丢人的“捡破烂”,甚至也活化为新生活艺术。像阿哲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在少数,豆瓣小组“捡垃圾即是艺术”中有6万多名成员,还有了专有名词——“stooping文化”,更有不少人相约周末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到街头去捡被随意弃置的空塑料瓶。
可以这么说,关心地球和环境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共同特征。
欧睿国际发布的《2022全球十大消费者趋势》中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67%的消费者尝试通过日常活动为环境带来积极影响,1/3的人们正在积极主动地减少个人碳排放,1/4的消费者采用碳抵消补偿方法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另外,Vogue Business针对中国Z世代消费者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有过半数18—24岁的消费者认为自己对“可持续”概念的了解相对清晰准确。
环保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议题。当一个微小但有效的方案被提出,整个社会的内心会被唤醒,并乐于参与其中。这不仅仅需要个体的力量,还离不开企业的贡献。
今年推出“宝贝重塑计划”的华润怡宝,正是希望不断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创新开展关于饮料瓶循环再生议题的创新公众教育,包括打造可持续花园工厂、在社区开展饮料瓶回收、展览互动、共创等,在公众科普呈现方式、传播内容与合作机制创新方面开展实践,让公众直观地了解塑料瓶循环再生全过程,并感知收获时尚的塑料再生制品,从而参与到绿色低碳、循环无废的新生活,助力塑料再生循环的全社会参与。
华润怡宝在社区开展饮料瓶回收、展览互动、共创等活动。
某种意义上,所谓的“商业是逐利的”“商业就是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只是众多商业理念的一个分支。在不同的视角下,商业也可以“关注员工、关注社区、关注环境”。
环保和商业不是敌人
环保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整个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早已形成坚定且洪亮的共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对一座城市而言,发展固然重要,绿色低碳同样重要。
早在2019年,深圳便成功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此后,深圳不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2022年,深圳市正式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资源循环与减废降碳超大型示范城市。
而成为真正的“无废城市”,离不开包括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高度参与。
截至目前,由华润怡宝开展的“宝贝重塑计划”项目已经在深圳连续举办三场活动,通过“所见即所得”的创新互动模式让公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塑料再生循环的模式和意义,让绿色环保理念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项目更吸引了深圳市无废产业技术协会、抱朴再生、绿点环保促进会、REDO重塑实验室等在内的多家专业环保公益组织加入,在回收活动链条上让多方受益。
“宝贝重塑计划”让绿色环保理念不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而在12月10日的“宝贝重塑花园”里,华润怡宝还向深圳市南山区沙河街道捐赠了分别由塑料瓶瓶身和瓶盖再生制成的遮阳伞和长椅,真正实现可再生物品“从社区来,回社区去”的初衷。12月21日,华润怡宝联合华润化学材料开建的全国首座“低碳再生主题”公益图书馆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小学落成。图书馆配备的106件书架、桌椅都不是普通材质,而是由含有30%回收PET饮料瓶的新型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相当于消耗近50000个PET饮料瓶。
12月21日,华润怡宝联合华润化学材料开建的全国首座“低碳再生主题”公益图书馆在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小学落成
活动到这里并未戛然而止。在未来,“宝贝重塑计划”将会走向全国其他城市,联合更多的当地政府、专业和媒体资源,让更多的公众对循环再生的未来图景产生向往,从而为低碳生活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这恰恰说明,越是像“环保”这样看似空洞的概念,越是要贴近消费者且易执行的活动。环保并不是一种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关技巧和品牌策略,而应当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企业发展中的战略目标——这与当下流行的ESG理念不谋而合。
环保和商业不是敌人,现代化消费和可持续发展更不是互相对抗的关系,因为在环保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作者:良豪
校对:赖晓妮
排版:小野